中午剛取到了外賣,接了一杯熱水,準備坐下填飽肚子,
坐在旁邊的同事抱怨了一句,實習生中午午休總是提前走,
因為從入職以來,我就一直在帶這個實習生,所以就找他單獨聊了幾句,
可想而知,每個被責怪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很委屈,他辯解道,自己從來沒閑著,從早到晚都在剪視頻。
說到激動處,還補了一句,我一天拿著150塊錢的工資,不是來給公司賣命的。
我突然有點愕然,其實……我上學的時候,也是這麽想。
想了想,當時竟然硬是沒有想到好的反駁例子。
似乎自己也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,我們到底在為誰賣命?
屏幕前的你,會不會也曾經在某個時刻,會覺得生活很艱難,社會很險惡,資本家的嘴臉太難看了?
最近公司新上線了抖音的商城,在支持其他項目的同時還也兼顧了短視頻和直播的工作,
因為之前沒有經驗,也從未係統的學習過,從零到一還真的有點吃力。
所以近期幾乎沒有在10點前回到家裏,
哎,問題來了,我為啥這麽賣命,我在給誰賣命呢?
晚上下班,我有點沒回過神,坐在公司,敲著鍵盤,想把這事想明白。
有幾個問題確實很值得思考:
1.給150確實不值得賣命,那請問給什麽你才會賣命呢?
a、給錢可以嗎?
1500、15000還是150000?
值得用身體健康,用生命去賺的錢,我們都不賺——35歲以前賺的都是小錢。
b、給能力,給經驗可以嗎?
如果你不是外語專業,有人付你15000一個小時,你能做法語、德語的翻譯嗎?
答案是不行,對吧?
150000呢?還是不行。
支付1500元,你就能做1500元的事嗎?當然不行,即使你願意花時間花精力,機會也早就溜走了。
因為當前大部分人的能力邊界是有限的,
而能力範圍邊界越大的人,往往得到的報酬就越高,對吧。
所以問題來了,先得拓展自己的能力範圍,才有機會拿到更多的報酬。
如何拓展呢?找事情做,多做成一些事。
35歲之前,多被人用用,在做事情中,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。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。
所以,請問給多少錢才會賣命呢?
我的答案是:給多少都不賣。我們隻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2.已經學會了,再重複去做就是浪費時間了嗎?
上高中的時候有位老師常說,你的手和眼睛不是一夥的。
學一項技能,眼睛會了和手會了,是兩碼事。
會了和熟練,又是兩碼事,
熟練和精通,他還是兩碼事。
就像剪輯視頻,會了,但是一整個上午才能輸出一條半成品視頻,
和一個小時就可以輸出兩條,這個差距有多大呢?
騎著騾馬,一樣可以到達目的地,烽火狼煙,800裏加急一樣可以傳遞信息。
但是為什麽和現在的汽車高鐵,微信工具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呢?他一樣嗎?
誠然,科技和產業的革命不隻有交通和信息傳遞的速度,但背後劃時代的劇變,都離不開兩個字——“效率”
我們總是有種自我安慰,做的不好,是因為我沒花時間花精力,一旦我做了,就能做的“比大多數人強”
不信你看看學校就知道了,落後的學生,大部分永遠都是吊兒郎當,這是一種心理保護機製,他都會用一種自己沒努力的心態來麻痹自己——我壓根就沒努力,這不也還不錯嗎?
不是沒努力,而是努力過不行,卻不好意思承認自己不行。
想擺脫落後的前提是,得先接受自己真的不行,努力也不行,要十分努力才“有可能”性。
我們很普通,不是嘛,知道自己普通,才能沉下心來開始向前跑,
不然看著身邊一個個氣喘籲籲跑過去的人,總是有種錯覺——我就是不想跑,我要是跑起來,一定比他們強得多。
跑起來就會發現,不是自己強得太多,而是自己想的太多。
3.我們到底是在為誰工作?
為老板?為工資,還是為這個崗位工作?
勞動者和資本,被我們目之所及的信息,搞的很像是一種很對立的關係,
資本靠剝削人的剩餘價值來產生利潤——看起來就像是真理。
我聽李笑來老師講過一節課,
這理論,是在工業革命的前夕產生的、早已經生鏽過時的理論又被重新提起。
都21世紀了,還有人覺得資本是在壓榨人的剩餘價值,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都出現了,你那點剩餘價值自己留著吧。
曾以為時代進步,抹平了差距,那些舊時的堂前燕,飛入了尋常百姓家,
但卻發現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“堂前燕”,有些人天生就含著金鑰匙出生。
00後開始整頓職場,覺得自己拿的少,所以工作隻要對得起自己的工資就問心無愧了。
有位偉人的父親曾經給自己的孩子講過一個故事,
有兩棵蘋果樹
他們第一年結果時的時候,都結了10個蘋果。
於是農夫每棵蘋果樹拿去了九個,蘋果樹自己隻剩了一個。
第一棵蘋果樹心裏想,他拿去了9個,我自己隻剩了一個真不公平,百分之九十都被拿走了,我自己隻剩下了百分之十。我明年隻結兩個,給他一個。我自己還能剩下百分之五十。
另一棵蘋果樹心裏想,他拿去了九個我自己隻剩了一個。那我明年結100個,這樣他拿了百分之九十我自己還能剩下十個。
第二年,第一棵蘋果樹結了兩個,第二棵蘋果樹結了一百個。
農夫果然摘下的第一棵蘋果樹的其中一個,第二棵蘋果樹的九十個。
第一棵蘋果樹嘲笑第二棵蘋果樹,你看你花那麽大力氣結出的果實,被拿走的百分之九十,而我隻被拿走了50%,主要我沒費什麽力氣呀。
第二棵蘋果樹說,成長最重要。雖然他拿走了百分之九十,但我依然有十顆蘋果呀!如果明年我結出一千顆,那我自己就有一百顆了。
正說著,農夫砍掉了第一顆蘋果樹,並把第二棵蘋果樹的種子,種在了本該屬於第一顆蘋果樹的位置。
成長才是第一要務,拚命的提升自己做出成果的能力,才不會被社會分工淘汰啊。
雖然這個社會對於各個階層的群體,基本都沒有生存壓力了,但如何有價值和意義的活著,卻是一個值得我們,花心思去研究思考的問題。
敲到這,我突然陷入了回憶中,
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,屬於我的那份驕傲和自命不凡也不負存在,不再優哉遊哉,而是開始嚐試跑起來。
對工作的態度也開始改變了,不再把加班工作,當成是一種負擔。
如果做的是熱愛的事情,那996、007就是福報。
我們即使不努力成長、學習,還是會衰老和死亡。
如果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怎麽辦?
那就開始慢慢喜歡上自己做的事情咯!
唯有熱愛,可抵歲月漫長!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